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管网展览会1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大会吸引管网行业上、中、下游400余家展商参展,30000人次专业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推进我国地下管网行业可持续、高质量、高效发展。本次展览会为期两天,以“科技赋能守护城市生命线”为主题,设有智慧水务技术及相关设备、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市政应急抢险车辆及设备、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及产品、管线探测和测绘技术及地理信息产品等10大特色展区。展览会以加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为使命,通过组织专业装备展览、高端论坛与对话、专题对接、行业研讨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城市生命线产业链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01深隧机器人
当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B6馆中建三局展区,全球首台深隧水下巡检机器人、全球首台装载式清淤机器人等一系列应对城市排水管网问题的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这台机器人目前已应用于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武汉大东湖深隧,可实现定期巡检,保障隧道安全稳定运行。”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绿色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经理郭二卫告诉记者,深隧内部水压高、流速大、可视度低、腐蚀性强,一旦发生淤积情况,难以清理,“满水情况下深隧密闭空间内作业风险极高。”
02大东湖深隧巡检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目前已应用于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武汉大东湖深隧,可实现定期巡检,保障隧道安全稳定运行。”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绿色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经理郭二卫告诉记者,深隧内部水压高、流速大、可视度低、腐蚀性强,一旦发生淤积情况,难以清理,“满水情况下深隧密闭空间内作业风险极高。”
03清淤机器人
称为“水下清道夫”的装载式清淤机器人,是中建三局自主创新研发的另一款管网智能化运维设备。“相当于把挖掘机搬到了水下。”郭二卫称,装载式清淤机器人可在淤泥板结、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混杂的复杂工况下来去自如,最大清淤效率相当于20个工人同时作业,能够24小时全天候运行。
展区另外几款是应用于中小管道的检测机器人,现场技术人员介绍,他们像胃镜一样,可以自动进入管道内部,同时应用AI技术去准确识别管道的缺陷。为了应对管道内不同的环境,比如淤积、障碍物等,技术团队设计了不同的行走方式和控制系统,包括双螺旋滚筒、仿生四足履带和可变角度履带等,显著提高了机器人的通过能力。据了解,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城市排水管网检测、清淤、修复系列机器人,已应用于全国数10个项目,累计服务管网超1000公里,服务人口超1000万人,助力解决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难题。
义乌市丰浙展览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永康展台设计搭建,永康展览搭建,永康展会搭建装修,永康特装搭建,永康展览工厂,以不断追求和超越的意识创造展览行业时尚前卫的设计风格,以严格的施工质量标准和贴心的服务意识获得客户的肯定。更多详情请浏览我司官方网站:www.ywfzzl.com
手机:18657989275
联系人:陆云峰